為(wei) 了保證瀝青的質量,所有的相關(guan) 單位檢測都會(hui) 進行瀝青的三大指標檢測,分別為(wei) 針入度、延度和軟化點,每一個(ge) 指標檢測都有需要我們(men) 必須注意的事項,接下來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吧。
針入度是在規定溫度和時間內(nei) ,附加一定質量的標準針垂直貫入瀝青試樣的深度。針入度是表征粘稠瀝青條件粘度的一種指標,也是劃分瀝青標號的依據,標號小,針入度也小,瀝青粘稠度大,適用於(yu) 高溫地區或重載交通,反之適用於(yu) 低溫地區或中輕交通。
主要影響因素
1.澆模:
瀝青試樣注入試皿時不應留有氣泡,若有氣泡,試樣密度將變小,試驗結果會(hui) 偏大,此時可用打火機燒一下消除氣泡。
2.室溫:
澆模完成後試樣要在15-30℃室溫中冷卻至少1.5h,如室溫過高試樣將不能充分冷卻,試樣內(nei) 部溫度偏高,試驗結果將偏大。
3.水浴中恒溫時間:
為(wei) 保證試樣充分冷卻,試樣應在25±0.1℃水浴中恒溫至少1.5h,時間太短會(hui) 導致結果偏大。
4.針尖與(yu) 瀝青是否接觸:
應調整針尖與(yu) 試樣表麵剛好接觸後才能開始試驗,這一因素引起的誤差屬人為(wei) 誤差,應通過反複實踐掌握經驗去消除。
5.儀(yi) 器因素:
試驗過程中應保證水溫控製在±0.1℃範圍內(nei) ,水溫偏高結果會(hui) 偏大,反之偏小。條件允許應使用具備自動控溫功能的針入度儀(yi) 。
6.針及連杆質量:
針及連杆砝碼質量經常校驗,如質量變輕,結果將偏小,反之偏大。
7.測點間距:
三個(ge) 測點間及距試模邊緣不小於(yu) 10mm,好以盛樣皿中心為(wei) 圓心均分布,如間距過小會(hui) 破壞瀝青試樣的致密結構,導致結果偏大。
軟化點是瀝青試樣在規定尺寸的金屬環內(nei) ,上置規定尺寸和質量的鋼球,放於(yu) 水或甘油中,以規定的速度加熱,至鋼球下沉達規定距離時的溫度。軟化點是瀝青達到規定條件粘度時的溫度,所以軟化點既是反映瀝青溫度敏感性的重要指標,也是瀝青粘稠性的一種量度,軟化點越高瀝青高溫性能越好。
主要影響因素
1.隔離劑塗抹:
隔離劑塗薄薄一層即可,塗太厚會(hui) 占據模內(nei) 瀝青空間,導致結果偏小。
2.灌模:
略高出環麵即可,太高會(hui) 流出試樣環粘住外壁,導致定位環套不上,加熱時還會(hui) 流淌,影響結果。
3.水浴溫度與(yu) 恒溫時間:
嚴(yan) 格按照規範規定,保證試樣充分冷卻。
4.起始溫度:
起始溫度影響試驗結果的離散性,5℃時相對偏差較小,應控製起始溫度在5±0.5℃範圍內(nei) 。
5.升溫速度:
要求每分鍾升溫速度控製在5±0.5℃範圍內(nei) ,升溫速度過快會(hui) 導致試樣與(yu) 介質來不及同步升溫,結果偏大,反之偏小。
6儀(yi) 器因素:
主要表現在鋼球不落或落得慢,結果偏大。
7.加熱介質:
軟化點80以上的瀝青要用甘油作為(wei) 加熱介質,因為(wei) 水在80℃以上時已接近沸騰狀態,會(hui) 產(chan) 生大量氣泡,對結果造成影響,而甘油的沸點是230℃,因此不能用水而應用甘油作為(wei) 介質。
延度是規定形態的瀝青試樣,在規定溫度下以一定速度拉伸至斷開時的長度。延度是表征瀝青塑性的指標,與(yu) 低溫性能有關(guan) ,延度小低溫性能不好,瀝青路麵易開裂。
主要影響因素
1.隔離劑塗抹:
隻能塗底板和側(ce) 模內(nei) 表麵,端模不能塗,否則會(hui) 導致試樣直接脫落,試驗失敗。
2.灌模:
灌模應從(cong) 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數次,略高出試模,不得使氣泡混入。
3.刮模:
應用熱刮從(cong) 中間向兩(liang) 端刮,刮溫度宜控製在150℃左右。如刮溫度太高易使瀝青表麵下凹,導致結果偏小,刮溫度太低刮不動易使表麵凹凸不平,應重新灌模。
4.水浴溫度與(yu) 恒溫時間:
應嚴(yan) 格按規範規定溫度和時間對試樣保溫,保證試樣充分冷卻,如溫度偏低結果將偏小。
5.儀(yi) 器因素:
如果儀(yi) 器拉伸速度過快結果將偏小。
6.水浴密度:
試樣拉伸過程中漂浮或沉底均會(hui) 影響結果,應及時處理。
(內(nei) 容來源|網絡:由小析姐整理編輯)
微信公眾(zhong) 號
天貓二維碼